“南有虎门,北有大沽”。
大沽口炮台坐落于现在的滨海新区,自古就是海防重镇,是进入北京的咽喉要地,天津的门户屏障。清咸丰八年,大沽口炮台共5座,其中3座在南岸,2座在北岸,分别以“威”、“震”、“海”、“门”、“高”五字命名。
大沽口炮台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,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。从1840年到1900年,整整六十年间外国列强为夺取在华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,于1858年、1859年、1860年、1900年,先后四次对大沽口发动入侵。列强依仗“船坚炮利”把大沽地区置于其蹂躏之下,乃至进逼北京,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把誉为东方艺术宫殿的圆明园焚之一炬,迫使清朝统治者两次离京出逃。面对强大的侵略者,大沽地区的军民,一次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同入侵者进行殊死搏斗,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,勇敢顽强的民族气概。炮台上所陈列的铁炮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使用的前膛炮,它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!
纵观大沽口炮台的历史,我们清楚的看到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,也是警示后人勿忘国耻,落后就要挨打。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,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