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级寄语
班级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班级寄语
班级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寄语
平安快乐
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心理...
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心理...
平安快乐
平安快乐
 
文章显示页
身教”胜于“言传”
时间: 2020-04-30

早晨六点,我准时进了教室,督促一、二班学生背诵古文。还好,我去时一班学生全到,二班学生也只差几个人。我在两个班教室时进时出,转来转去。“钉铃铃……”上操铃响了,我走下楼,向操场跑去,并沿操场跑道跑着。当各班学生在跑道集合好起步时,我已 绕场两周了。我不断地赶超一个又一个的班级,随着各班响亮的口令声,我是越跑儿越精神。

下操后,我提着两个电壶向水房走去,脸上的汗水流着。走进水房,水龙头前站满了老师。我与杨老师站在老师后边等着。我感慨道:“跑步就是爽啊。这会儿身上好舒服。”现在,汗水不停地淌着。杨老师望着我说:“你呀,如果在陕北,绝对是呱呱叫的老师。那儿的条件和环境艰苦得很。看你迟早都是乐观向上、精神抖擞。”我说:“不管在哪儿,还是磨练磨练好。”“我真服了你,我们老师中有几个像你。”“我喜欢‘向上向前’的那种感觉。”我边说边想:别人是打不败我的,只能是自己打败自己。

说实在的,跟学生一起跑步,才能体会向上向前的感觉。同时也在释放自己、激活自己、超越自己。“一日之计在于晨”,的确这样,有这样的“晨练”,一天的工作、学习、生活,让我感觉充满着活力。可是校领导、班主任、老师跟着学生队伍跑步的屈指可数。哪是为什么呢?我在想。一是生命意识淡薄。“生命在于运动”这一观念的内涵,没有自己领悟和体验;二是对教育方式的理解有一定偏差。也许,在大家看来,对学生们的教育只要“言传”就行,那管什么“身教”不“身教”。如果我们大家都静下心来,认真思考并实验考证一下“言传”和“身教”。不难发现:“身教”胜于“言传”。早晨跑操的时候,我也好好地观察了:八年级有两位班主任,每天早晨上操铃打前就来到了操场,他们的班的学生集合最快捷;跑步的时候,他俩自始至终随队一起跑,队伍跑得最整齐,口号喊得最响亮。我情不自禁地赞叹:这才是真正的班主任啊。

孔子也曾说过:“其身正,不令则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由此可见,“身教”比“言传”教育效果更好。教育实践证明:无声的行动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。当然,不论是那种教育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,有时必要的“言传”也是必不可少。通过适当地“言传”让学生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,再加上潜移默化的“身教”,那教育效果就会不言而喻。

我时常想:我们的领导、班主任、老师们,还是好好的反省吧。“晨练”不论是从个体的生命角度来看,还是从教师职业角度来看,都是很有必要的。恰当适时的“言传”,时时处处的“身教”,学生们定会受到感染而效仿的。

那就让我们大家从“晨练”做起吧,磨练自己,成就自己;磨练学生,成就学生。最终实现化平庸为卓越;化平淡为神奇;化平凡为伟大。